圣保罗游记之二——“压马路” ——国际传播学院张秉忱巴西留学游记系列报道(十)
本站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05 点击量:
从阿拉拉夸拉到圣保罗,就像从小村庄到大都市。我开始面临历代农民起义军纠结的共同问题,进了城该干嘛啊?用了30秒总结革命前辈的经验教训,我决定通过“压马路”的方式,亲身体会一下巴西这座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图1 城市地标建筑——圣保罗大教堂
这是位于圣保罗市地理中心位置的大教堂,也可称谓“圣保罗主教座堂”,注意这可不是伦敦那座圣保罗大教堂。始建于1913年,大概在2003年才全部完工,历时90年,风格属于哥特式,模仿了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我觉得教堂内部大同小异,由于对宗教知之甚少,为避免露怯就不多说了。这座教堂能够成为城市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巴西人广泛的天主教信仰,原因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释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要强调一点,教堂周围聚集了大量的流浪人员,抢劫事件时有发生,我在拍摄的时候一直被提醒,把相机收好。总的来说此地不宜久留,简单看看就可以了。
图2 教堂内部,大同小异
距离教堂不远有一条东方街,顾名思义这片街区极具东方特色,尤其是明显的日式风格。之前的文章介绍过日本和巴西的渊源。而这条东方街就是由大量涌入巴西的日本移民建立起来的,从道路装饰到建筑风格都是日本样式,还拥有佛教寺庙和和风花园。如今这里除了日裔居民也有不少的韩裔和华裔,据说这里会欢度中国的春节,也会在六月庆祝日本的七夕节。刚进去的时候会有一些亲切感,但是此地的作息和巴西人是同步的,想吃午饭的话要等到十二点之后。并且主要是日料店,中国餐馆并不多,主要是南方菜,价格贵的吓人。好的方面是在这里的超市,你可以买到所有你想买的国内调料、食品。不好的方面是这里很乱,堪比我的家乡——石家庄的“南三条”,更别扭的是流民众多。我的相机全程不敢往外拿,毕竟这里没有警察巡逻。说实话转起来很是不自在。建议如果来这里最好轻装简行。
图3 东方街一景,黄皮肤的人众多
这两个地方离我住的共和国广场很近,交通很方便。但感观一般,尤其街头巷尾流浪人员之多,超乎想象。其原因我不清楚,所以不能妄加评论。对此我只能认为这是自由国家赋予人民流浪的权利吧!但毋庸置疑的是城市形象必然因此受损。一些相关经历后面的文章会讲到。今天就说这些,下期见!撰稿、摄影:张秉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