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赴井陉山区进行创意写作实践体验
10月30日,国际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本科139名师生赴井陉山区于家石头村、大梁江村进行实践体验。本次实践体验活动是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特色和创意写作课程建设需要进行的一次实践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转型建设以来,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建设特色,强化实践课程训练方式。依据学院制订的“语言+”特色育人模式和专业“写练创”的培养模式,将社会现实或现实生活中的话题、事件、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高仿真实践训练。同时,根据全国创意写作教学方法的倡导与发展方向,凸显现实体验,强调现实感受,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发想象,寻找题材,构思故事,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课程实践组织了本次实践体验活动。
井陉于家石头村和大梁江村以其独特的古村落文化、历史人物的人文精神和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以及《傍晚向日葵》的故事与拍摄地的影响,强烈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与兴趣,同学们在参观体验过程中,透过历史人文印迹、民居建筑特色、石头小道的蜿蜒,跳出了校园课堂的空间限制,激发了想象,收获了满满的体验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想象空间,丰富了创作素材。
此次实践体验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情响应和欢迎,活动期间,同学们与讲解员和老师时有互动,交流体验与感想。一个个门洞,一面面墙体,一扇扇窗户,一件件器具,似乎都透着说不尽的故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们都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学们不再闭门造车,编撰故事。实践体验生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让构思不再空洞,让作品有了背景依托,有了血和肉。而在更高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层面上,则把“注重学生主体性,强调实践性,遵循互动性”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强化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培养要求。